2013年河南选调生片段阅读专项练习(三)
行测考试中,技巧可谓是开锁的钥匙,但如何运用这把“钥匙”达到庖丁解牛的效果尚需大量的练习。在考试临近之际,京佳教育高可欣老师为各位备考考生精选历年真题加以练习,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
请开始答题:
1. 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 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 细颗粒物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会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重金属等会溶解于血液中危及人体健康
B. 灰霾天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伤害大
C. 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影响
D. 灾害天气中各自尺寸颗粒物的致病机理
2. 企业家舆论形象会对所代表的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企业舆论事件中,企业家的言论与举措会受到媒体和网友最为集中的关注。企业舆情应对中,积极的态度是缓解负面舆论的最大助力。企业家在舆情应对上总体表现良好,但是也有企业家应对不当,导致负面舆情扩大,有损个人和企业声誉。
这句话的重点阐述对象是( )。
A. 企业家舆论形象B. 企业舆情事件C. 企业舆情应对D. 企业家舆情应对
3. 老鼠是人人喊打的坏蛋,不过它可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如果鼠类数量过多,大量啃食草根,那就会使食物减少,鼠类死亡率增加,生殖力下降。同时,鼠类过多还会使它们的天敌——鹰、黄鼠狼等得以发展,反过来抑制鼠类的增加。等到鼠类减少到一定程度,草原生态系统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老鼠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B. 鼠类数量过多会间接导致其生殖力下降
C. 鼠类过多会使鹰和黄鼠狼等得以发展
D. 鼠类越少越易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原状
4. 就本质而言,《人民文学》质量高低, ,与传播媒介所处位置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销量也不能必然反映文学的真正价值,今天的畅销作者中,有多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呢?有媒体统计发现,2010年,王蒙、贾平凹、周国平、麦家四人的总版税,比不过一个“当年明月”,但这并不能因此就否认这四人的文学造诣。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唯一衡量标准在于作品本身B. 并不体现在它的市场价值上
C. 与读者群体的阅读喜好息息相关D. 取决于作者的文字底蕴和思想深度
5. 一棵树上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到,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落了下来,摔在地上,成了一团果泥。这边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手。但不算白费力气,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也不算晚。这个故事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 )。
A. 在现实中要善于发现机会、抓住机会
B. 在生活中不要气馁、不要迷失自己,要不断努力、不断追求
C. 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要保持一个平常心,要学会泰然处之
D. 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都是一次成功的经验的累积
6. 规矩是人定的,但潜规则是谁定的,恐怕没有人知道。如果不按潜规则来,办点事就是难上加难,屡屡碰壁之后,人们才会变得“懂事”。潜规则就像一个漩涡,一旦陷入其中,往往身不由己。但如果人们没有一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都不愿率先打破潜规则,而甘愿被它所左右,那社会的进步将是艰难而缓慢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形成打破潜规则的共识,让正常的规则真正起到作用,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 只有打破潜规则,正常的规则才能起作用
B. 潜规则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C. 潜规则危害大
D. 正常的规则在社会无法运行
7. 国际金融安全、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资源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交织上升,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无法单独承担的,必须由世界各国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对此,大众传媒应该担负起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的崇高使命,成为各国人民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理解、合作的桥梁。在尊重事实、报道真相、增进了解、倡导理性、扩大共识这些最基本的传播职能上,各国媒体必须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秉持客观公正的理念,抛弃狭隘自私的心态。然而,当今国际新闻传播秩序显然没能做到这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 )。
A. 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是大众传媒的崇高使命
B.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都越来越凸显
C. 人类的共同利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
D. 全球化时代呼唤自由公正的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
8. 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中,木偶人匹诺曹一撒谎,鼻子就会变长,谎话显而易见。现实生活中,虽然说谎话时我们的鼻子不会变长,但我们身体确实也会产生一些细微的生理变化,有的通过肉眼就可以观察到,有的则要通过精密的测谎仪器才测试出来。日前,美国犹他州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款新型的眼球测谎仪,通过追踪眼球运动来判断被测试人有没有说谎。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
A. 眼球测谎仪如何识别撒谎B. 眼球测谎仪市场前景广阔
C. 目前市场上测谎仪的种类D. 眼球测谎仪未来发展趋势
9. 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在当今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个文化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立足当代实践,体现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根据上文,不属于其论述范围的一项是( )。
A.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
B. 和谐文化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C. 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的社会
D. 构建和谐文化的目的是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10. 新闻不仅是报道中每一个要素都符合客观实际,更重要的是新闻报道能给读者构建一个能正确认识该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框架。无论是以镜头为信息载体的电视新闻,还是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报纸新闻都是结构事件的元素,通过一个个镜头或者一个个文字、词语按照特定顺序的组合形成对事件整体描述的框架。但是,叙事结构告诉我们,不同的组合能产生不同的意义。犹如田忌赛马一样,调整顺序也能产生质的飞跃,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到质变的第二种形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新闻真实的实现有赖于受阅者的认识、理解
B. 新闻的真实有赖于新闻主宰者——记者的把握
C. 新闻内部要素的完全真实并不能代表这条新闻的完全真实
D. 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同样影响着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1. B 【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主旨概括题通常运用“关键词定位法”、“结构判定法”、“脉络分析法”、“关键词提取法”等。本题主要运用“结构判定法”,即通过分析文段的结构,如“总分”、“分总”“并列”等来判断文段的主旨,通常情况下,“总”的部分为文段的主旨或中心。本题文段的结构为总分结构,第一句话为总起下文的句子,为文段的主旨句,接下来的文字都是为了解释说明主旨而存在的。A项是文段最后一句话的同义转述,是文段的部分内容。C项由文段第二句话可知,“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D项中的“致病机理”在文段中没有具体描述。故选B。
2. D 【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题主要运用“关键词提取法”,即通过词语出现的频率作为我们答题的一个参考依据,因为有些时候作者要对重要的内容或反复强调,或多方论述,或全面介绍,这就必然导致相关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在本文段中首先指出在“企业舆论事件”中“企业家舆论形象”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积极的态度”有助于“企业舆情应对”;最后指出企业家在“舆情应对”中的不同表现对企业的不同影响。通篇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企业家”和“舆情应对”,综上所述,文段所表述的重点是企业家的舆情应对。故选D。
3. D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一般而言,命题人主要在以下几点设置错误,如“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逻辑错误”、“偷换概念”、“范围扩大或缩小”、“时态偷换”等等,本题主要错在“偷换概念”,即曲解了文段个别词句的意思,偷换成其他表述,D选项是对文段最后一个句子的误读。鼠类减少到一定程度,草原生态系统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非“越少越易恢复”。故选D。
4. A 【解析】本题属于句子接续题。句子接续题解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第一,宏观方面。主要是看需要填的句子出现在文段的哪个位置,如果是出现在开头或者结尾,一般起总起或总结作用。如果是出现在中间,一般起过渡作用。第二,微观方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话题一致;文风一致;关联词的提示;句子照应。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准确快速的解出此类题型。本题首先排除BC,B项的“并不”与后面的“并没有”有重复之嫌,而且,文段开头说“就本质而言”,是在讨论问题的本质,应用肯定句讨论本质。文段后面说“销量也不能必然反映文学的真正价值”,与C项矛盾。AD意思接近,但是对于一本刊物而言,最本质的是作品而非作家。故选A。
5. D 【解析】本题属于寓意推断题。所谓寓意推断题,寓意即为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其材料通常为含义深刻的寓言或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趣味性强,语言生动。京佳教育高老师提示考生要善于从看似简单的故事或者现象中抽取实质,不停留、拘泥于故事情节本身,把自己的思维拔高,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题目的核心意思和命题意图。这则故事是说“我”试着去摘取苹果,内容是失败了,得到的教训是“但不算白费力气,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也不算晚。”即“我”这次的尝试并不算白费,即使失败了,我也得到了经验,去“摘其他书上的也不算晚”。因此文段的重点在于后面的经验和教训。只有D与所说的经验相符合。故选D。
6. A 【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题主要运用“关键词定位法”,“只有才”为必要条件关联词,通常表明作者观点:只有打破潜规则,“让正常的规则真正起到作用,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故选A。
7. D 【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本题主要运用“关键词定位法”,“对此”为结论词、“必须”为观点词,这两个关键词后面的内容应该重点理解,既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要自由公正,另外根据文段结构也可以推出作者意图,文段首先介绍了背景——全球性问题交织上升,在此背景下,大众传媒的作用更为重要,“然而”笔锋一转,道出了作者的观点“当今国际新闻传播秩序”却承担不了这样的重责,由此可知作者意在说明“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建立新的国际传播秩序”。D项与此表述一致。故选D。
8. A 【解析】本题属于内容接续题。本文主要运用尾句提示法,根据最后一句的提示推出与之衔接最紧密的内容,本段最后一句讲的是新型的眼球测谎仪,接下来就应该说明这个测谎仪如何测谎。故选A。
9. B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推断题。本文的设错方式为“偷换概念”。文中论述了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关系,并没有提到精神以及作品,B项属于话题偷换。故选B。
10. D 【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本题主要运用“关键词定位法”,在本文段中“但是”为重要的关键词——转折词,这表明作者在这个文段中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不同的组合能产生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就是强调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另外从文段的行文脉络中也可以推出文段的中心,第一句点出“更重要的是……新闻报道要……构建……框架”,之后文段针对这种“框架”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最终以“调整顺序也能产生质的飞跃……”结尾,强调了“结构”的重要性。故选D。
责任编辑: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