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选调生片段阅读专项练习(二)

[?? 京佳教育 ??] 作者:
2013-03-18 17:05:11 |

  行测考试中,技巧可谓是开锁的钥匙,但如何运用这把“钥匙”达到庖丁解牛的效果尚需大量的练习。在考试临近之际,京佳教育高可欣老师为各位备考考生精选历年真题加以练习,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

  请开始答题:

  1.  ①通过和孩子聊天,父母的爱可以及时地传递给孩子

  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会产生效果

  ③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沟通和交流的依赖

  ④父母如果能保持和孩子聊天的习惯,孩子会很开朗、很聪明

  ⑤反之,孩子不仅性格内向,有时还会出现心理障碍

  ⑥并深深地在孩子心里扎根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⑥⑤  B. ①⑥④③②⑤   C. ①③⑤④②⑥  D. ①③⑤②④⑥

  2.  紫外线是太阳发出的一种射线,它们如果大举入侵地球,人类及各种生物势必遭受极大的危害,因为过量的紫外线会使生物的机能遭到严重的破坏。不过不用担心,我们有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它们借助于共振的威力,阻止了紫外线的长驱直入。当紫外线经过大气层时,臭氧层的振动频率恰恰能与紫外线产生共振,因而就使这种振动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线。所以,共振能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变得如防晒油一样,保证我们不至于被射线伤害。

  能最好地概括上文的中心思想的一项是(    )。

  A. 臭氧层让我们免受紫外线的伤害B. 紫外线和共振

  C. 紫外线到哪里去了D. 共振让我们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3.  有个教授把学生分成几组,发给每组一些拼图碎片,并且计时,看看哪一组能够最先完成。其实,每片拼图背面都按顺序标注了数字,只需要按照这些数字的顺序拼接,很快就能拼出整个画面,不过很少有哪组注意到这一点,有的拼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背面有数字标记,有的压根就没看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细致的观察更有利于成功               B. 注意正反两面才能全面了解事物

  C.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D. 磨刀不误砍柴工

  4.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艺术家的创作受当时风气的影响

  B. 当时风气对艺术家的创作的影响是消极的

  C. 要了解一个作者,知道他那个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是必须的

  D. 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文艺风气

  5.  鲁迅满怀悲愤的写道:“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是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反映鲁迅英勇抗战,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B. 反映鲁迅对只能写文章纪念捐躯青年的无奈

  C. 反映鲁迅先生处于极为险恶、压抑的环境之中

  D. 反映鲁迅先生悲愤的心情和奋力抗战的精神

  6.  诗歌作为有文字以来最初的文学形式,并不会因为人类进入电视时代或者互联网时代而消亡,因为人类需要这样的精神寄托方式——简单、容易,不需要任何设备,只需要一点心情。

  与文意不相符合的说法是(    )。

  A. 诗歌是有文字以来的最早的文学样式B. 诗歌是人类的精神寄托方式

  C. 诗歌需要一点简单、容易的设备D. 诗歌在互联网时代不会消亡

  7.  确实是一种巧妙的安排,让我们这个地球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火、土资源。但是,藉此而赖以生存的人类决不满足于仅仅从这些自然资源中获取谷物等以填饱肚子。当然,也只有当他们远离饥饿的时候,才有心思去利用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周围丰富的联想能力以及由此而迸发出的无限创造力,从而将某些自然物转换成为人所需的人造物,创造出一种与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制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温饱问题的解决是艺术创造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B. 制陶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

  C. 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源于提升生活方式的需求

  D. 制陶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标志

  8.  页岩气燃料因价格便宜和洁净,现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石油公司以及地质勘探和开采公司的重点研究目标。预计中国未动用的页岩气储量比普通天然气多10倍,比美国的储量还高。美国对页岩气的使用已走在了前面,一些专家表示,页岩气可能帮助美国摆脱对进口能源的依赖。21世纪初,页岩气使用只占美国天然气总量的1%。而今天已占到25%,以后还可能再增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复制美国的过程。亚洲的地质情况与美洲有很大差别,而且每个国家开发页岩气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不同的,必须考虑诸如页岩中气的含量、施工成本、后勤保障,以及地质和地球化学等参数。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页岩气燃料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B. 页岩气燃料开采时对生态环境破坏不大

  C. 地质条件决定了各国页岩气开发的独特性

  D.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页岩气的开采投入

  9.  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作物生产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通常又是矛盾的和难于协调统一的整体,而且,高产、优质和高效三者的主次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可见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了社会因素。

  这段文字意图说明(    )。

  A. 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既涉及自然因素又涉及了社会因素

  B. 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

  C. 农学是服务于作物生产的一门综合学科

  D. 必须以系统学的观点来认识农学和作物生产

  10. 电蚊香分为电热片蚊香和电热液体蚊香两种,电热片蚊香以可吸性材料为载体,原理是将杀虫剂吸入之虞,但4~5小时之后,药效变差。利用毛细管原理,持续加热使其释放杀虫剂物质的液体电蚊香,正好可以弥补电热片蚊香的缺点,它可以持续长时间使用,约60天左右,甚至可以定时释放。但按    照规定,电热液体蚊香电加热工作温度宜在100℃到110℃之间,正负相差不能超过7℃,否则,蚊香散发过快,药液瞬间浓度会变大。

  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是(    )。

  A. 电热片蚊香和电热液体蚊香驱蚊的原理不同

  B. 电热液体蚊香的驱蚊效果要好于电热片蚊香

  C. 电热片蚊香和电热液体蚊香使用的载体不同

  D. 电热液体蚊香对人的安全性高于电热片蚊香

  1. B    【解析】本题属于语句排序题。所谓语句排序题,就是对原本逻辑清晰,前后呼应的一段文字打乱顺序,重新排列,语句排序既考查了语句间的连贯,又考查了对多个语言单位的排序组合,这种排序组合,既要考虑到所给的多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内容、写作及逻辑联系,又必须结合已经给出的语言环境。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1、空间关系: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2、时间关系:或从早到晚,或从过去到现在等。若有回忆或描写上的使用插序手法等因素,那就更应该仔细分析和推敲。3、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由易到难,或由浅人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4、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5、思维规律: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也可为由概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概括……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由⑤句中的“反之”可知前面内容为“性格内向”的反面,即④应在⑤前,排除C和D;由⑥句中的“并”可得其前句为父母和孩子聊天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故⑥应与①或者②相连,因此可排除A。故选B。

  2. D    【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型。所谓主旨概括题就是概括总结题干的主旨大意。本题主要运用“关键词定位法”。阅读材料可发现,“所以”为结论词,后面的内容即为对材料的总结,其强调的是共振能保证我们不受射线的伤害。故选D。

  3. A    【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所谓意图推断题,指在原文的表述中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将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表明,而需要考生阅读时结合文段去把握作者说话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即通过文段字面语句的表达推断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对于意图推断题,考生的解题思路关键在于把握提问的要点,如“意在”、“想要”、“推出”等提法,虽然要找到作者的言外之意,但首先要找到文段的中心,然后再根据中心推出作者意图。通过教授的测验说明,如果小组能够细心发现拼图背面的顺序标注,就能很快做到正确拼接。所以文段意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细心对于我们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故选A。

  4. B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推断题。所谓细节理解题即将整个文段仔细阅读,然后对所给选项的表述进行正确与否的判断,本题的设错方式为“断章取义”。即选项曲解了原文的含义,“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说明文艺风气对艺术家的影响机会与制约并存,选项B只说明是“影响是消极的”较为片面。故选B。

  5. C    【解析】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词语理解题即对文段中的个别词语的准确含义进行理解,考查考生把握词语或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特定含义的能力,不能够仅仅从词的本义、语境义来理解。做这种题型时要做到结合文段语境进行分析,此外还有一些标志性的引导词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解题。在提问中通常有部分词语或语句用双引号标注,要求考生对这部分词语或语句加以理解。通常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对文中划线部分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可以理解为……”“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指的是”等等。在做本题时,应该把握住鲁迅先生当时所处的境地,要结合语境分析“延口残喘”背后的寓意,从“将我埋得不能呼吸”看出,它更多的表达了一种悲愤、压抑和无奈的情绪,而不具有英勇抗争、一往无前的含义。故选C。

  6. C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推断题。本题的设错方式为“与文段矛盾”。由“因为人们需要……不需要任何设备”可知,诗歌本身就是一种简单、容易,不需要任何设备的精神寄托方式,选项C明显错误。故选C。

  7. C    【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这道题破题关键在于“藉此而赖以生存的人类绝不满足于仅仅从这些自然资源中获取谷物等以填饱肚子”这句话说明了“温饱问题”不是关键,排除A。文段肯定了C选项中的“提升生活方式的需求”。原文中“一种与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制陶”,对应的是C选项的“人类生产方式的改进”。故选C。

  8. C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推断题。本文的设错方式为“无中生有”和“过于绝对”。AB项为无中生有。文中只说了页岩气燃料成为许多国家重点研究目标,D项过于绝对,并不能从文段中推出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页岩气的开采投入。C项的依据是文中的最后一句。故选C。

  9. A    【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本题主要运用“关键词定位法”,“可见”为观点词,其后的句子为文段的中心,由文中“作物——环境——社会”“高产、优质和高效三者的主次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可知,农学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社会因素。而且由文中“可见”可知,接下来作者会对该段进行概括,即“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了社会因素”。故选A。

  10. A    【解析】本题属于细节推断题。分析文段可知:电热片蚊香的原理是“将杀虫剂吸入纸片中,利用热气蒸发出除虫菊精”;电热液体蚊香的原理是“利用毛细管原理,持续加热使其释放杀虫剂物质”,选项A与文段意思相符,其余选项中的内容在文段中都没有具体说明。故选A。

责任编辑:樊娜

浏览次数: 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