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选调生申论热点:杜绝“中国式过马路”从我做起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记者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石家庄的市的一个十字路口,设置一架摄像机拍摄了一个小时,发现在行驶的车流中冒险穿行的路人不在少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形同虚设。
原因:
现行交规和交警执法主要针对机动车疏导,对行人则主要采取教育的方式,很多情况下即使出现无错驾车者撞死违章过路人的情况,车主也得赔钱,法律上的空白大大增加了行人违规过路的底气,很多民众甚至完全不知道到闯红灯是违法行为,可以说法律在某种意义上出现了正义亏欠邪恶的感觉。另外,“中国式过马路”也和中国人“法不责众”的心理有关,一个人过别人撞到你说不定是你的责任,车主也赔得起,但是一搓人至少十多个,车主赔不起,也撞不起,所以车一定会让人,这样一搓人凑够了就可以走了。
分析:
毋庸讳言,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
中国式过马路,实际上是一种恶习。不能因为别人不守规则,自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也去破坏规则。如果每一个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修再多安全设施也还是有人要闯。在过马路时,红灯也是对行人安全的一种保护,是与绿灯一样的安全通行。如果没有红灯哪有绿灯?如果红灯没把你留在安全线以内,那你还有什么幸福安康呢?在红灯前停下我们的脚步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自觉。
正是长期以来对这种违反交通法規的現象不教育不处罚,使之习以为常,現在要让大家一下转变过来难度就大了。很多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长期缺乏有力的监管和执法力度造成的,但万事开头难,以罚款为主的中国式处罚的治理模式,虽然简单极端但却现实有效,如果能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相信这种現象会得到改善。无论什么罚款,我们刚开始总是很不适应,但是很多文明是需要监督的,形成了长效的监督,形成习惯后,这种文明就形成了。加大犯错成本才会让大家学习尊重规则,用罚款确实是无奈之举但却能起到"手到擒来”的效果,应该坚持下去,有时候好习惯就是靠罚出来的。
在我们的中国梦里,既不能由特权车,也不应该有特权的行人,守法应该成为公民的常识和准则。在红灯面前,停下的是脚步,前进的是文明。
责任编辑:樊娜